top of page

「海洋公園保育日」30 周年登場凝聚公眾力量 攜手守護香港生物多樣性及自然生態

ree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保育基金)今天宣布,年度盛事「海洋公園保育日」將於 2025 年 12 月 6 日至 7 日假海洋公園舉行。今年活動已踏入 30 周年,並以「攜手守護生物多樣性」為主題,透過一系列輕鬆有趣的學習及體驗活動,讓市民了解包括大熊貓、珊瑚、中華白海豚、淡水龜、馬蹄蟹及黃胸鵐等瀕危野生物種所面對的生存威脅,並呼籲各界攜手守護香港及亞洲的自然生態環境。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主席暨海洋公園公司主席龐建貽表示:「今年是保育基金成立 30

周年。一直以來,我們均以科學為本,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守護亞洲野生物種及自

然生態為使命,而一年一度的『海洋公園保育日』,是推動全民關注環境保育及攜手扭

轉生態危機的最佳平台。我們相信,唯有讓每一位市民明白保護自然生態的重要性,並

從日常生活中實踐可持續行動,我們才能為自己、下一代及不同物種建立更和諧宜居的

未來。」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表示,政府自 2016 年制訂《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以

來,已取得多項實際成果,例如設立更多陸地和海洋保護區、全面禁止本地象牙貿易、

推出本港最大的公開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等。政府正計劃因應「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

樣性框架」、國家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 年)》,以

及香港本身情況更新《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進一步推動社會參與,深化跨界

合作,共同守護本地、國家以至全球的生物多樣性。


她說:「國家一直強調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我們必須站在人與自然

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的理念。香港特別行政

區政府秉持國家生態保育的工作方針,推動香港自然保育的工作,為建設美麗中國、美

麗香港努力。」


保育行動刻不容緩 關注各類瀕危物種及自然資源

因應氣候變化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各類瀕危野生物種的生存及繁衍面臨重大威脅,保育

工作刻不容緩。為此,保育基金今年以「攜手守護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突出不同物種

的主要保育挑戰,包括大熊貓野外棲息地喪失、全球暖化導致珊瑚白化、海洋垃圾對中

華白海豚及馬蹄蟹造成之嚴重威脅、非法捕捉及販賣淡水龜,以及黃胸鵐被過度捕獵

等,希望透過社區教育及宣傳,提升市民大眾對生態保育的關注度及參與度。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保育大使黃翠如出席啟動禮時,分享守護野生物種的心得,並

呼籲市民積極支持。她表示:「近年全球面對極端天氣,香港也受到影響,令人體會到

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實保護野生動物可以從日常細節做

起,減少使用塑膠、支持回收、節省能源等,都可有效減低對大自然的傷害,從而保護

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大家也可以多參與本地的環保義工活動,既可欣賞自然之美,同

時以實際行動保育環境生態,共同守護香港的生物多樣性。」


眾志成城 齊心守護自然生態

今年保育基金透過大嶼山保育基金資助的「同心保育大嶼山泥灘生態多樣性」計劃,把

合作夥伴網絡拓展至大嶼山,與當地居民、漁民、學生和旅遊業持分者組成了「大嶼山

泥灘守護者」團隊。計劃涵蓋東涌灣、水口、貝澳和大澳四個具生態保育價值的泥灘,

為生態系統提供在地的保護,一起參與科學調查、保育及宣導工作。


此外,保育基金亦關注香港淡水生物的保育工作。香港擁有超過 200 多條大大小小的河

溪,孕育著超過 200 種珍貴物種(包括淡水龜),可見本地的淡水河溪生物多樣性極為

豐富。可惜,因種種人類活動,本地原生淡生龜的數量急劇下降。據本地專家估計現時

香港的群落更極有可能是華南地區其中一個僅餘的種群。今年,保育基金繼續招募學生

成為「淡水生態教育大使」、清潔河溪,以及舉行導賞團和教育展覽,保護本地淡水龜

及其重要生態系統。此外,保育基金的「河溪保育糾察隊」也招募熱衷保護自然的資深

行山人士,提供專業培訓,讓他們學習如何識別與安全移除捕龜工具,並鼓勵市民參與

清理鄰近淡水棲息地的垃圾。這些努力不僅有助於保護淡水龜,還提升了社區對淡水生

態系統的認識及關注。


為減低海洋垃圾對野生物種的影響,保育基金定期在港舉辦清潔海岸及水底行動,清除被被丟棄的漁具(俗稱鬼網)、膠樽及其他垃圾。2024–2025 年間,保育基金團隊聯同義工共收集了超過三噸鬼網及其他海洋垃圾。


針對鬼網問題,保育基金獲中國香港潛水總會協助籌辦「鬼網特工」培訓班,並獲環境

及自然保育基金撥款支持。去年,超過 50 位潛水愛好者透過參與工作坊及至少三次公民

科學活動,深入了解香港的海洋生態及生物多樣性、棄置漁網及塑膠對海洋造成的影

響、認識正確及安全處理海洋垃圾的方法。潛水義工亦擔任公民科學家,透過收集樣本

用以分析棄置漁網釋放微塑膠的潛在風險,為了解海洋生態的威脅收集更多資料。


感謝 30 年來各界的支持

保育基金衷心感謝政府部門、贊助商、企業、保育專家、科學家、學術及教育界、社區

人士和組織,以及熱心的義工們 30 年來的支持與同行。通過各界共同努力,保育基金得

以持續推動科研、教育及社區保育工作,為香港及亞洲的自然生態作出長遠貢獻。保育

基金將繼續攜手各界,守護大家共同珍惜的自然家園。


「第 30 屆海洋公園保育日」將設置一系列富有教育意義的互動攤位遊戲和工作坊,包括

以不同瀕危物種為主題的攤位遊戲、環保肥皂工作坊及海洋友善防曬泥工作坊,完成遊

戲後更可獲得紀念品。市民亦可參與保育日限定的導賞團及科學家講座,一家大小以輕

鬆有趣的方式了解更多保育野生動物的知識,一起加入保衛自然生態的行列。


此外,保育基金亦會於 12 月 7 日舉辦的「生態保衛賽 2025」,透過跑步凝聚各方力量,

為保育工作灌注新動力。參加者將化身保育英雄,在海洋公園內參與 5 公里計時賽、個

人或家庭(3-4 人) 4 公里體驗跑、或 1 公里小英雄歡樂跑(家庭 3-4 人) ,以行動為不同的瀕

危物種帶來改變。


「第 30 海洋公園保育日」詳情:

日期: 2025 年 12 月 6 日至 7 日 (星期六及日)

時間: 上午 10 時正至下午 5 時 30 分

地點: 香港海洋公園


「生態保衛賽 2025」詳情:

日期: 2025 年 12 月 7 日 (星期日)

時間: 上午 6 時 30 分至 9 時 30 分 (起步時間由早上 7:30 開始,分時段起步)

地點: 香港海洋公園


留言


© 2013 KS Production HK

KSmediaHK由KS Production於2017創立,是香港本地娛樂的網絡新媒體頻道Online Media,提供最新最快第一手的娛樂資訊,藝人及名人專訪,明星活動採訪等,請各位觀眾多多支持!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