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海馬同學會打造綠色香港回收逾 146 噸廢物 協助香港於全球城市自然挑戰賽位列三甲
- KS Media HK

- 7月6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7月7日

海洋公園今天在「海洋公園保育聯盟頒獎典禮暨海洋公園保育嘉年華 2025」上表揚「海馬同學會」成員在環境保育方面取得空前成功,在 2024/25 學年推動全港回收逾 146 公噸廢物,並在「2025 城市自然挑戰賽」中助香港榮獲全球第三名。
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員會主席鄭錦鐘博士及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總課程發展主任許承恩博士親臨頒獎典禮,與海洋公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嗣輝一同嘉許各位新一代保育者。
海洋公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嗣輝在典禮上向數百名出席的同學、老師及校長致辭時表示:「看到『海馬同學會』成員熱誠參與,實在令人感動。這個學年的保育活動無論是種類或合作項目都顯著擴展,大大豐富了成員的保育經驗,更匯集全港 18 區逾 500 間學校及超過 10,000 名師生一同投入保育行列。感謝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慷慨資助,讓公園得以將資源多元化,把『海馬同學會』拓展至幼稚園層面,並大幅增加參與人數。」
嘉許傑出聯盟學校
16 間來自幼稚園、小學及中學組別的學校獲頒「海洋公園保育聯盟最佳學校」獎項,以表揚他們在社區服務及創新體驗方面的傑出表現。各個獎項肯定了同學在減塑、低碳生活及物種與棲息地保護等範疇所付出的努力。

明愛打鼓嶺幼兒學校的保育活動呈現他們多面向的社區服務,吸引了不少年輕兒童和家長。活動圍繞減塑、低碳飲食和海洋保育,培養同學從小保護環境的習慣。

光明學校的保育活動展示其社區服務成果,透過創意展示綠色校園建設和生物多樣性推廣,啟發同學在自己的社區中守護大自然。

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展示創新運用 STEM 的保育成果,提供動手實踐、融入科技的體驗給學生,藉以培養生態倫理和責任意識,展現科學如何推動環境解決方案。

拔萃男書院的保育活動展示如何透過校園綠化和海灘清潔保護物種和棲息地。活動創意地展示如何將廢物轉化為有價值的物品,培養減廢和重用再造的思維。

聖保羅書院透過具影響力的低碳飲食倡議和可持續生活推廣保育。活動提供實用貼士和創意解決方案,通過飲食選擇和節能實踐減少碳足跡。
旗艦項目成果豐碩
典禮表揚本年度各項旗艦保育活動的驕人成績:
「SGREEN 校際回收比賽」: 與環境保護署合作,137 間學校成功參與,單透過「海馬同學會」便合共回收逾 39,900 公斤廢物,其中包括 5,027 公斤塑膠、27,025公斤紙張、2,084 公斤金屬及 5,806 公斤其他可回收物。連同與環境保護署合辦的「回收@校園」計劃,本學年學校合共回收逾 146 噸廢物,從小培養同學將廢物分類回收的習慣。
「『低碳呀,唔該!』日」:150 間學校積極參與推廣無包裝、本地採購及時令食物的選擇,提高大眾對減少碳足跡的意識。
「2025 城市自然挑戰賽」: 305 名「海馬同學會」成員參與此項全球生物多樣性活動,他們在 2025 年 4 月 25 日至 28 日期間,共錄得超過 6,200 次觀察記錄及1,200 個物種,貢獻約佔全港觀察者總數近的 30%。而香港更在全球 669 個參賽城市中,位列令人鼓舞的第三名。
互動保育嘉年華
除了頒獎典禮,於海濱樂園廣場及威威劇場舉行的保育嘉年華,為所有出席者及公園訪客帶來互動的教育體驗。「海馬同學會」成員透過精心設計的遊戲攤位,展示他們的創意和保育知識。攤位以「逆瀕行動」的三大核心支柱 — 拯救物種及棲息地、低碳飲食及走塑挑戰為主題,讓同學們與訪客分享學習成果。當中包括:

翠林邨浸信會幼稚園幼兒園以「低碳生活樂 FunFun」作為攤位主題,年輕的「海馬同學會」成員熱情地帶領拋球遊戲,以趣味方式介紹環保回收的概念和良好習慣。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小學設計了一個獨特的「低碳自助餐」遊戲攤位,透過遊戲方式,讓參加者分辨低碳食物,從而實踐可持續的低碳生活。

天主教新民書院的「海洋小幫手」攤位是個以馬蹄蟹為中心主題的教育互動攤位。訪客可了解這個古老物種,並積極參與一個用夾子「清理」模擬海洋垃圾的遊戲,突顯海洋保育的迫切性。
是次活動亦表揚了其他活動之得獎者,包括「大熊貓命名比賽」、「飲品紙包盒回收比賽」和「文創保育市集」,進一步呈現學生參與保育的多元方式。
黃嗣輝補充:「今天的頒獎典禮不僅是為表揚各聯盟學校過去學年的卓越表現,更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將積極與不同持份者合作舉辦『海洋公園保育聯盟』的活動,務求持續擴大活動成效,令更多同學有機會參與其中。希望同學繼續為保育出一分力,將保育理念宣揚開去。」
海洋公園將繼續致力培育下一代保育倡導者,鼓勵他們積極推動正面影響,共創可持續的未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