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勲、劉勵超接受新城《民生無小事》節目訪問劉國勲倡北都發展採用按實補價提高發展商參與意欲
- KS Media HK

- 3月3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民建聯發展事務發言人、新界北立法會議員劉國勲與地政總署前署長劉勵超到新城廣播接受《民生無小事》節目訪問,分享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方向及趨勢。劉國勲指,現時補地價采用最高發展價值計算,並需在時效内完工或工程至少完成六成,若北都發展不如預期,發展商虧本或不願繼續。
劉勵超在本台節目中指出, 北都以創科為主,但不能只投放企業,也需提供住宅及基本配套資源,故建議邀請發展商投地時,或提供誘因,讓發展商參與較新的開發模式。
劉國勲表示,現時北都發展如期推進,但因引入私人市場力量受到經濟大環境及房地產的影響,引致進度減慢;他又認為,若產業先行時,下一步應透過更靈活的土地供應模式,如按實補價、超長的短期租約,甚至北都正研究成立一間公司,考慮透過公司參股,提高市場的發展意欲。
至於按實補價方面,劉國勲指出,現時補地價采用最高發展價值計算,並要求要在時效内完工或工程至少完成六成,若北都經濟未如預期令發展商虧本,發展商或不願繼續,他舉例内地或國際亦出現「鬼城」,出租率僅約三成導致爛尾,若政府採用按實補價,因應市場需求,起三成補三成,發展商或較願意參與。
當談及有關北都成立管理局去推進工作的建議,劉勵超表示,原則上可考慮,惟在面積上有實際顧慮。他指北都有3萬公頃土地,較機管局、西九文化管理局多很多倍,若要成立,在土地行政方面需要很多功夫。劉國勲則建議優化北都辦,再考慮成立管理局、公司化,若成立公司與市場合作可以拆墻鬆綁,或會加快北都發展進度。
詳細訪問內容,請重溫 3 月 30 日,中午 12 時-1 時,《民生無小事》節目,新城「財經台」、「知訊台」、「采訊台」三台聯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