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獅子會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慈善基金」 贈萬防疫中藥包及五千口罩予65 歲或以上長者及慢性病患者 共同抗疫

KS Media HK

已更新:2020年8月17日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自爆發以來,個案不斷增加,長者更是首當其衝,本港約一半嚴重及死亡個案均屬年齡達65歲或以上的長者。惟不少年老長期病患者由於沒有足夠口罩,擔心感染而不敢外出覆診,令生理及心理同時承受嚴重壓力。有見及此,「獅子會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慈善基金」自2020年2月9日起,準備了10,000個防疫中藥包,更募集了5,000個口罩,免費派發予65歲或以上長者及慢性病患者,讓他們保持健康身心去抵抗疫情。

紓緩長者及長期病患人士身心困擾刻不容緩

「獅子會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慈善基金」董事局主席林海涵太平紳士表示:「自2007年,獅子總會中國港澳三O三區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攜手成立『獅子會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慈善基金』以來,一直以『老有所醫』為服務宗旨,希望本港有醫療需要的長者能夠得到適切的治療。有見長者和長期病患者在這次疫情中,受到感染風險較高,並且常常因缺乏口罩而感到徬徨,於是基金立即採取行動,與浸大中醫藥學院合作,預備具抗疫功能的中藥包,並募集了五千個口罩,除贈予患有長期病患的年長人士,希望能夠盡快紓解他們的困境。」

防疫中藥包以扶助正氣祛除濕邪為主提高免疫力

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暨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主任、曾肇添中醫藥臨床研究講座教授卞兆祥指:「長者及長期病患者體質虛弱,容易染病。因此增加長者的免疫力尤其關鍵。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在2003年沙士期間亦研製防疫中藥包配方。這次配製的中藥包以固本培元、扶助正氣、祛除濕邪為主,以幫助提升人體自身免疫力以抵禦疫情。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副主任孫鋒中醫師(中醫臨床教授)續指,根據目前的醫學資料,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所表現的徵狀以濕邪為多,此藥方重在健脾去濕,適合大部份人士服用,惟不宜用於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缺乏症(蠶豆症)患者身上,而脾胃素虛易於腹瀉者則需減半量服用。

贈送中藥包及口罩反應熱烈

「獅子會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慈善基金」董事謝炎培獅兄表示:「自2月9日起經浸大中醫旗下八間診所,以及透過樂善堂、香港基督教青年會、仁愛堂及保良局數個慈善團體的網絡,成功派發6,000個防疫中藥包予65歲以上的長者及慢性病患者。由於反應熱烈,未來數星期我們會加緊安排派發另外約4,000個防疫中藥包予更多有需要的長者。此外,需要前往浸大中醫診所覆診的長者亦獲派發口罩,數量合共5,000個,以減低長者因口罩不足而受感染的憂慮。」

董事局主席林海涵太平紳士表示,是次「獅子會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慈善基金」能夠迅速協助長者抵抗疫情,實有賴不少團體及善長的鼎力支持,包括(排名不分先後) 獅子總會中國港澳三O三區撥捐5,000個口罩、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以成本價調配及協助統籌派發口罩及防疫中藥包,令基金在不足兩星期內已幫助了數千名有急切需要的長者。

董事謝炎培獅兄在此呼籲公眾繼續踴躍支持此基金,令能受惠於此慈善行動的長者人數得以不斷增加。歡迎善長直接致電3411 2077,與基金幹事黄小姐聯絡。

最後,卞兆祥教授提醒市民,特別是長者及慢性病患者,在疫情尚未緩和之際,除注意一般個人衞生外,亦應避免著涼,注意飲食衛生,保持適量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升自身免疫力。如有任何疑問,請與中醫師聯絡。


8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i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