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並非遙不可及,其實仔細留意會發現,藝術遍布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香港藝術中心一直致力將藝術引進大眾的生活,而公共藝術亦是其中一個藝術的表現形式,把社區和藝術連結起來。因此,香港藝術中心由去年11月起,由利希慎基金資助,聯同新生精神康復會及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在具有濃厚香港特色的房協祖堯邨,展開為期兩年的「心靈友善屋邨@祖堯邨」計劃,藉公共藝術提升祖堯邨居民的身心靈健康及與社區的連繫。
依山而建的祖堯邨,座落在風光明媚的荔景山上,可是多年來邨內居民面臨位置及交通問題。香港藝術中心作為合辦機構之一,聯動多位藝術家進駐,為祖堯邨呈獻一連串公共藝術項目,包括公眾參與活動、壁畫創作及藝術工作坊、年度節慶活動及藝術家駐留項目等。
當中的壁畫創作皆以祖堯邨的生活點滴作為壁畫創作靈感之一,三幅壁畫以過去、現在、未來為主題,分別落在邨內的巴士站、天橋兩側及啟敬樓旁的樓梯。由Noble Wong創作的「生命的彩虹」以幾何圖形結合祖堯邨不同事物的輪廓,表達出居民獨特的生活方式,並由「生長中的樹」象徵人生的不同階段,而高達8.55米的壁畫「晨曦山城」,由藝術團體Paint wif Me的四位成員以五感帶領居民重新認識祖堯邨,啓發想像力,兩者均與攜手邨民創作。雖然參與的居民大多都未曾接觸藝術,但在藝術家的帶領下,居民亦對藝術有新的看法。而且透過與藝術家的事前會面,積極分享社區故事和在邨內的生活點滴,最後造就成一幅充滿祖堯邨居民日常生活元素的畫作,當中有繡球花、珍珠奶茶、摩天輪等,正正實踐將生活融入藝術。
除了壁畫創作,藝術工作坊更印證了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不需高超的藝術技巧,更不需繁複的工序,生活中的日常用品更可化成藝術材料。當中藝術家駐留項目之「五花八門」工作坊,保留了舊有的屋邨文化,以長者使用的門簾為靈感,帶領居民運用天然染料進行紥染及樹葉托印,並把親手製作的門簾送予有需要的長者,共同締造祖堯邨的共同回憶。
有份參與「五花八門」工作坊的祖堯邨街坊表示:「我從小就住在祖堯邨,對這個地方有著深厚的感情!透過這個工作坊,能夠親手製作門簾送給社區的長者,除了感到十分窩心之外,在參加工作坊的期間,學習到很多藝術的知識並且跟很多素未謀面的鄰居有了相處的機會,讓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
「心靈友善屋邨@祖堯邨」一系列的活動陸續展開: 包括由Carol Mui與Rebecca T.Lin的第三幅壁畫創作、郝立仁與邨內報紙檔合作的藝術家駐留項目,以及與深食團隊以食譜為主題的年度活動,繼續為祖堯邨注入更多活力。
楊梓晴表示:「香港藝術中心公共藝術團隊有三大發展方向,包括身。心。靈、社區更新以及無牆博物館,透過更多公共藝術,連結大眾,連結社區。令大眾可以透過社區藝術,明白藝術不再只存在於藝術館,而是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可以隨時看見,隨手可及!」
其後,於四至五月期間,「心靈友善屋邨@祖堯邨」亦展開了「再造喜悅 . 祖堯百物」的藝術家駐留項目。藝術家郝立仁邀請了多位街坊來到祥記書報社,利用回收的報紙,寫下小煩惱,轉化成小小的紙漿雕塑。
郝立仁表示:「嘗試轉換觀點,創作令人愉悅的解憂事物,發掘、欣賞及分享當下,鼓勵身心正面發展。」
關於香港藝術中心 ── 藝術就是熱誠.藝術就是生活.藝術就是普及
自1977年成立以來,香港藝術中心一直透過舉辦不同形式的藝術活動及藝術教育,在積極培育藝術家的同時,努力將藝術引進大眾的生活。中心相信藝術能夠改變生命,在過往四十多年來,透過不同形式的藝術活動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影像與媒體藝術、動漫、公共藝術、藝術教育、講座論壇、藝術節及社區藝術項目,把創意藝術與大眾聯繫起來,以激發本地和國際藝壇創意為使命。中心致力於五大藝術發展範疇的工作,包括國際藝賞、藝在社區、多元藝聲、培育藝能和創藝生活。
香港藝術中心積極將藝術引進生活,讓大眾不但可以作為藝術節目的觀眾,更可以成為藝術家,甚或藝術贊助者,讓生活與藝術緊扣。讓我們一同擁抱「藝術就是熱誠.藝術就是生活.藝術就是普及」的信念,努力前行。
Comments